身體發炎是什麼? 慢性發炎又是什麼?

作者: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陳怡帆中醫師 (https://reurl.cc/2rblNv)

 

什麼是身體慢性發炎?

慢性發炎是相對於急性發炎而言,病程較久或反覆發生的身體發炎狀態。

急性發炎,通常是身體遭遇病原體攻擊,為了抵禦入侵,而誘發免疫系統促動了發炎反應,去對抗及消滅外來病菌的一種反應。

 

除了外來病原體外,也可能因一時飲食不慎,或作息紊亂、睡眠不足等,導致短暫發炎狀態,例如急性腸胃炎(飲食因素),與俗稱火氣大的口腔潰瘍或牙齦腫脹(作息與睡眠因素)。另外,外力撞擊受傷,或一時的使力與受力不當,也可能導致突如其來的肌肉關節處急性發炎。

以上幾種急性發炎狀態,通常在病原體被清除、飲食作息回歸正常,或適當治療與休養受傷部位後,急性發炎狀態可以得到緩解。

 

但有時候,由於引致發炎之因素,持續而長期地存在,始終無法根本改善,就會導致身體機能一再混亂,造成免疫系統、循環系統、腸胃系統乃至於肌肉骨骼系統,一直處在失衡的狀態,就會出現慢性發炎的病況。

身體出現「發炎」症狀,其實乃是身體的求救訊號,身體大多數的發炎都是有原因的,尤其一直反覆發炎的患者,倘若不嘗試去找出原因,只用消炎止痛藥壓症狀,則若演變成慢性發炎狀態,長期下來反會影響身體健康。

 

若只是靠藥物壓制症狀,而不去改變生活型態,改變不正常的飲食、作息、壓力、睡眠、姿勢等,則身體的「慢性發炎」將會一直持續,反覆發作不休。如果長時間置之不理,免疫系統也會進一步劣化,導致身體無法抵抗病原。

 

慢性發炎的原因有什麼? 會衍發出什麼慢性病嗎?

為什麼發炎會演變成慢性的呢?為什麼引致發炎的因素,會持續存在呢?

其實每個人的身體都會發炎,而造成發炎反應的原因不同,造成的結果也就不同,會導致發炎的原因,有分外來及內生兩大類,外來的原因如感冒、腸胃炎等感染性疾病,內生性則如遺傳疾病或慢性病、長期的壓力、飲食作息不當、姿勢不良、使力不當等。

 

外來的感染,一開始通常是先導致急性發炎,但若後續收尾不當,也有可能演變成慢性發炎。因人體有自然的防禦機制,但免疫系統除了攻擊這些外來感染之外,也會同時攻擊自己身體的正常細胞,一般來說,這些鎮暴部隊在消滅這些外來敵人以後,理應自然退場,但有時候因為在鎮暴時,身體分泌的發炎物質不小心分泌過了頭,導致這些鎮暴的免疫部隊失控,到處亂攻擊且敵我不分,就會導致身體各處一直莫名地發炎。

 

又或者,人體因為內在因素,如遺傳疾病、或肥胖、或年老退化等,而引致血管壁產生斑塊、或引起循環管道的阻塞,或造成代謝廢物的失調等,也會導致身體的持續發炎,長久下來容易形成慢性疾病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)、癌症、神經系統疾病等。或者因為飲食作息不當、壓力過大的因素,會引致腸胃紊亂、自律神經失調,或甚至是自體免疫疾病,若這根本的原因沒有去除,則這些系統的慢性發炎也不會消除。

此外,造成肌肉關節系統疼痛的慢性發炎,如姿勢不良、使力不當及反覆受傷等因素未消除,則慢性發炎也不容易消失。

 

小至頭痛,大至癌症,都可能與身體的慢性發炎有關係。所以慢性發炎,是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,想要阻斷慢性發炎,應從基本的飲食、作息、睡眠與壓力去調適,打穩身體基礎,用養生養心的方法,阻斷體內發炎,才能避免慢性病上身。

 

中醫遇到這樣的狀況會怎麼處理? 建議的中藥及穴道按摩?

 

改善發炎體質,可以先做到以下原則:
  1. 謹慎使用症狀治療藥物(如消炎止痛藥)及抗生素:當用則用,但不能濫用或成癮。
  2. 出門戴口罩,日常勤洗手:有效防阻病原菌入侵,避免病從口入。
  3. 均衡飲食,少吃甜食:精緻食物容易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,尤其含糖甜食更應節制。建議可以攝取魚油、多食用新鮮蔬果、堅果等食物,也盡量降低紅肉、烤炸及高溫烹調的食物,
  4. 作息規律,睡眠充足:避免熬夜,也不要日夜顛倒,每日睡足6-8小時,而且是要在正確的時間。

 

除了上述原則中的「作息規律、飲食有節」外,進一步還可以配合中醫的養生觀念與法門。

 

養生觀念:體質若要達致平和,不單只有注重飲食,也要提醒人們順應天時、放下執念,不過於勞心勞力,適度運用中醫養生法如氣功、按摩、足療、藥浴等,減少疾病並增進健康。

 

養生法門:

(1)食療以外,我們還可以選用一些抗發炎的中藥材,幫助身體代謝修護。例如:金銀花、魚腥草、連翹、菊花、枸杞、紅棗、丹蔘、薏仁、黃耆等中藥,都能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,不妨求診您熟悉的中醫師,請他根據您的病症,替您開立客製化處方。

 

(2)除了求診中藥處方以外,還可以自行按摩如下穴位:足三里、合谷、太衝、三陰交、外關、陽陵泉、阿是穴等,每一穴按摩20-30下,以有酸不痛、不費力亦不過度為宜。諸穴輪流施作,一日可以按摩2-3回。若無自行操作把握,亦可以詢問您熟悉的中醫師。

 

總之,慢性發炎不要輕忽,必須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,並適時求取專業協助,才不會讓小病被拖成大病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