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陳煜豐 中醫師
病人為27歲女性,雙手手腕反覆不定時疼痛已有7年。發作的頻率不固定,不定時感覺不舒服,無法清楚描述疼痛、痠、麻等具體感受,無特殊誘發因子。轉動手腕不順暢,不舒服時自行拉伸手腕關節,可緩解不適。
<檢查>
望診:上肢部分,雙肩右低左高,雙側肩胛骨處前突且稍微上抬的位置,右側較明顯,右手前臂有明顯旋前的張力,手腕關節有明顯落差。
觸診:雙手前臂肌肉有明顯條索感,肌肉明顯翻旋,手腕骨頭排列不平整。
<治療>
以結構治療手法,減少下肢等遠端淺層張力對上肢的影響,使得肩胛骨下角和軀幹較為貼平。
再調整上肢系統,包含手指、手腕、手肘、肩胛骨等,讓皮膚、翻旋的肌肉、骨頭歸位。
最後用結構針法,處理組織張力交會、肌肉僵硬處,讓緊繃條索感減少。
<治療成果>
治療三次前後比對:
紅色箭頭處手腕骨頭排列較為整齊,手腕關節落差減少。
紫色箭頭手臂變瘦 、變順暢,看起來較無水腫。
藍、黑線手臂線條變得順暢和扭轉角度變小。
病人感受手腕轉動順暢,手肘屈伸、手臂抬起都變順暢輕鬆。後續追蹤病人敘述手腕不適頻率、疼痛程度都顯著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