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 陳怡帆中醫師 (https://reurl.cc/2rblNv)
「媽媽手」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,又稱狄奎凡氏症 (De Quervain Disease),是指大拇指靠近手腕側邊的肌腱,因為遭遇不當使用或過度刺激,支持帶出現增厚,壓迫到其下方的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之肌腱和滑膜,引起管道的狹窄,及管道兩端肌腱滑膜的發炎腫脹。
又因發炎腫脹造成肌腱的滑動受限,或引起粘黏,而使得拇指屈伸時會有疼痛的感覺,故會導致手部無法正常施力與活動,便影響到正常生活。
典型症狀為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了持續性的疼痛及腫脹,或無法使力的感覺。觸診時,則會在橈骨莖突的外側面,出現壓痛或腫脹的表現。
- 媽媽手的好發族群
「媽媽手」顧名思義」,確實是較好發在女性,且以家務較繁重的家庭主婦居多。另外,剛生產過後之婦女,因為照顧嬰兒的托抱姿勢,或擠奶餵奶的反覆頻繁動作,也常導致手腕肌腱的發炎。
然而,除了媽媽以外,許多需要長時間使用手腕的工作者,也是患有「媽媽手」的高風險族群。例如銀行行員、會計人員需要反覆數鈔及打單記錄,還有生產線人員反覆單一的重複性加工動作,或者需要長時間使用滑鼠的上班族、文字工作者、不斷使用拇指出力端盤的服務生等。
- 媽媽手如何處理
一開始的急性發炎期,是當手一動就痛,且有腫脹、熱感等明顯發炎反應時,須讓手部適當休息,停止頻繁且重複性的使用動作,並改善肌腱滑膜紅腫熱痛的情形。並可在白天工作或做家事時,穿戴上專用的護腕來保護。
當過了急性發炎期後,大拇指肌腱的腫脹及熱感會逐漸減緩,但手部活動時仍容易有疼痛感。此時則應調整日常生活的手腕使用習慣,在每次勞動中間,應有適當休息,並尋求專業的醫師求診,進行物理治療、中醫治療,並適情況搭配藥物治療。
- 中醫治療,採用中藥、針灸及傷科手法,三管齊下,效果最好!
中醫有所謂「不通則痛」之理論,一般會開立疏經通絡中藥,可讓患者因肌肉過於緊繃而影響循環之瘀塞糾結處,得到暢通舒緩。中醫師並會根據病患年紀體質、氣血強弱、寒熱虛實之差異,給予適當補益或解熱之中藥,以調養因退化或發炎所引起之筋骨關節問題。
針灸,一般有近端與遠端取穴,除了傳統常用之曲池、陽谿、尺澤、手三里穴位以外,亦有根據觸診所得之肌肉筋膜糾結點而操作之「阿是穴法」及「傷科針法」。
傷科手法,則可整體性地調理患者上肢與上半身之結構張力異常問題,一般可以發現,不是只有疼痛的手腕患處有問題而已,多半還牽連到手肘、肩膀乃至於上半身的骨架慣性偏歪、肌肉與筋膜的張力異常等。
所以中醫調理時,可是內外同治、遠近共治、標本兼治的「整體性平衡調理」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