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小暑熱氣襲來 身體變化與保養〗李翊中醫師

小暑熱氣襲來 身體變化與保養
竹北昌盛堂中醫診所 李翊中醫師 (https://reurl.cc/3XRNoM)
今年小暑時節,身體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?
今年甲辰年,中運為“土運太過” 影響全年為主,上半年“太陽寒水司天”及下半年“太陰濕土在泉”為輔。小暑時間為7/6~7/21,在五運中的第三運(6/15~8/29),主運為“土運太宮”,客運為“水運太羽”。六氣中三之氣(5/20~7/21),主氣為“少陽相火”,客氣為“太陽寒水”。
◎中運影響:
《素問•氣交變大論第六十九》描述「歲土太過,雨濕流行,腎水受邪,民病腹痛、清、厥、意不樂、體重、煩冤。…甚則肌肉痿、足痿不收、行善瘈、腳下痛、飲發中滿、食減、四肢不舉。」《素問•五常政大論第七十》描述「敦阜之紀,是為廣化。…其病腹滿、四肢不舉。」《素問•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》描述「甲辰歲會,…其病濕、下重。」
可以看出歲土太過的時令導致今年是雨水較多的一年,人體感應到時令會產生體質過濕的反應,過濕的身體會讓人體組織間水分循環能力下降,產生身體容易倦怠,頭身四肢沉重、無力感,引發日常肢體活動功能障礙。另一方面水濕體質對脾胃運化水濕功能造成壓力,引起腹部脹滿、疼痛,消化功能降低,沒胃口等症狀。再進一步可能影響到人體排泄功能,就是腎藏所主的功能障礙,導致下腹疼痛,腹瀉等症狀。
◎司天、在泉影響:
《素問•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》描述「凡此太陽司天之政,氣化運行先天,天氣肅,地氣靜,寒臨太虛,陽氣不令,水土合德,…民病寒濕,發肌肉萎、足痿不收、濡瀉、血溢。」
上半年天氣偏寒冷,下半年天氣偏濕,水土合德導致人體偏於寒濕,寒濕在人體也是影響脾胃運化功能,產生的症狀也與中運影響相似。
◎三之氣影響:
《素問•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》描述「三之氣,天政布,寒氣行,雨迺降,民病寒,反熱中、癰疽、注下、心熱、瞀悶。」
主氣為少陽相火,代表夏天到小暑正常的氣候應該是較為炎熱,但是因客氣為太陽寒水,所以今年的小暑與往年相比應該沒這麼炎熱。人體時令應為夏季的熱,遇到外在天氣的寒濕,導致民雖病寒,但反熱中,外在寒邪束表,導致裡熱無法透過汗孔排出,產生煩躁、鬱悶、熱痢或皮膚容易生瘡瘍等症狀
◎運氣相臨影響:
中運為土運,司天為寒水,運氣之間為運克氣、土克水,為「不和之年」,所以今年的天氣變化幅度會較大。小暑本應炎熱的天氣,因為太陽寒水加臨及不和之年的影響,變得忽熱忽冷,加上雨多潮濕,更容易導致人體在夏天感寒,進而產生上述症狀。
小暑推薦多吃什麼樣的食物養生?
《素問•六元正紀大論》:描述「甲辰歲(歲會同天符),上太陽水,中太宮土運,下太陰土,寒化六,濕化五,正化日也,其化上苦熱,中苦溫,下苦溫,藥食宜也。」
由五運六氣我們得知今年小暑的氣候概況為「濕冷」或「忽冷忽熱的陰雨天」,飲食養生來看,上半年宜苦性、熱性飲食;下半年宜苦性、溫性飲食;全年也可用苦性、溫性飲食。以中醫藥理來看,苦性食物能燥濕,減少體內濕氣;溫熱性食物能散寒,相搭配後能產生驅散寒濕的效果。
依照黃帝內經的飲食建議,最符合的養生中藥材為「白朮、蒼朮」。其他食藥兩用的食物可選擇「陳皮、茯苓、芡實、玉米鬚、黑豆」。
如果小暑時令到來後覺得特別倦怠,無力,身體提不起勁,白天都無精打采,整天沒有飢餓感,飯後覺得消化不順暢,食物都堵在腹腔內,排便偏稀軟,嚴重時一天腹瀉很多次,一吃東西就想如廁,也可以直接買「四神湯」中藥包煮湯喝。四神湯是由山藥、茯苓、蓮子、芡實四種平和的藥材組成,具有增加胃腸蠕動,增進消化功能,也能增加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,促進腸道吸收水分。消化功能及吸收水分能力改善,有助於身體更好得獲取食物中的營養,所以更有精神,腸胃蠕動更好,食物不會堵在腸胃道中,可以順暢的消化,腸道有效吸收水分也能改善腹瀉的狀況。
小暑時令時,可以飲用什麼樣的茶飲幫助身體排濕?
◎陳皮茶:如果是濕冷天氣,自覺身體有胸鬱悶感,呼吸不是很清爽,或是一整天都覺得上腹悶脹,飯前飯後都悶脹,食物沒有消化的感覺,且沒有胃口,嚴重時有反胃的感覺,可以用陳皮2錢泡熱水當茶飲用。
◎茯苓茶:如果天氣潮濕且忽冷忽熱,自覺身體沉重,頭沉重,喝很多水卻排得不多,嚴重時會有點心神不寧,心慌,精神不集中,眩暈感,可以用茯苓2錢泡熱水當茶飲用。
◎芡實茶:如果天氣潮濕且忽冷忽熱,飲食不消化或消化不良,一天腹瀉多次,水瀉,嚴重時排泄物中會有沒消化的食物,可以用芡實2錢泡熱水當茶飲用。
◎玉米鬚茶:如果天氣比較濕熱,熱多於冷,自覺身體較水腫,可以用玉米鬚2錢泡熱水當茶飲用。現代藥理學研究玉米鬚含有肽類物質,能抑制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活性,能降低血壓。其中的皂甙成分能降低血糖。所以對於需要穩定高血壓和高血糖的人也好處。
◎黑豆茶:如果天氣比較濕熱,熱多於冷,自覺身體容易疲勞,早上起床都覺得沒睡飽,起床後覺得眼睛周圍浮腫,嚴重時起床後覺得腰部腫脹痠痛,可以用黑豆2錢泡熱水當茶飲用。
可以按壓什麼樣的穴道緩解該節氣對身體的負面影響?
《素問•臟氣法時論第二十二》:描述「脾主長夏,足太陰、陽明主治。其日戊己。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」《靈樞•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》:描述「藏主冬,冬刺井;色主春,春刺滎;時主夏,夏刺俞;音主長夏,長夏刺經;味主秋,秋刺合。是謂五變,以主五俞。」
小暑為五運中的三之氣,三之氣為長夏,脾主長夏,由黃帝內經可知經絡可選足太陰脾經、足陽明胃經,穴位的選擇上,夏季炎熱可選擇俞穴,長夏季潮濕可選擇經穴。
◎體質偏寒濕:自覺頭重重的,昏昏沉沉,明明有睡足卻仍然無精打采,好像都睡不飽,身體四肢也很沉重,一整天下來沒什麼喝水卻不覺得口渴,咽喉覺得不爽,常常想要清喉嚨,咳出的痰稀稀水水,沒什麼胃口,但是感覺沒吃甚麼東西,體重一直上升,吃東西後也覺得不消化,肚子一天到晚都很膨脹的感覺,排便稀稀軟軟不成形,有時一進食完就想上廁所,食物沒有充分消化後就出來。婦女會覺得分泌物變多,但是色澤偏清稀,局部不會搔癢感。如果有以上感覺,可選擇按壓足太陰脾經的經穴,商丘穴;足陽明胃經的經穴,解谿穴。
☆商丘穴:位於內踝前緣向下延伸線與內踝下緣向前延伸線交會凹陷處,即為商丘穴。
☆解谿穴:位於腳背背屈往上翹時,腳踝出現橫紋處的中央凹陷處,在腳背上翹的同時,會看見最明顯突起的肌腱,一直延伸到大姆趾,為伸姆長肌肌腱,肌鍵靠近食趾中趾方向與腳踝橫紋交界凹陷處,即為解谿穴。
◎體質偏濕熱:除了上述寒濕體質的自體感覺,還多了一些炎熱感,發炎感,像是頭昏沉重外,面部毛孔較粗大,皮膚較容易出油,身體疲倦沉重外,還容易心浮氣躁,比平常容易急,沒耐心,而且明明覺得疲倦,睡眠品質還不好,容易上火,口腔黏膜或舌頭容易破,嘴巴裡常有黏黏的感覺,時常口渴想喝冰水,清喉嚨咳出的痰較濃稠,有時帶有微微黃色,除了腹脹感,噁心感還較重,時常有反胃的感覺,排便不成形外,還容易黏馬桶,而且比平常還臭,上完覺得肛門處常有熱熱腫腫的感覺,小便的顏色偏黃,且有異味。婦女可能除了分泌物變多,顏色也較容易變黃,局部還有搔癢感。如果有以上感覺,可選擇按壓足太陰脾經的俞穴,太白穴;足陽明胃經的俞穴,陷谷穴。
☆太白穴:位於腳大姆趾第一蹠趾關節遠離腳趾甲端,就是在痛風容易腫起來的關節,第一蹠骨近趾甲端的骨頭,骨下緣凹陷處,即為太白穴。
☆陷谷穴:位於腳背,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之間,腳趾往下抓地時,蹠趾關節會向上突起,在二三蹠趾關節遠離腳趾甲端中點凹陷處,即為陷谷穴。